电脑技术汇总_电脑技术网_电脑技术官网

电脑知识网 > 电脑知识 > 系统知识 > 正文

证券业首个自主可控核心交易系统上线,东吴证券打破20年对外技术依赖,来看五大技术亮点

网络整理 2020-07-04 18:50

证券业首个自主可控核心交易系统上线,东吴证券打破20年对外技术依赖,来看五大技术亮点

2020-07-01 18:33:00 来源:证券时报·券商中国 6个月大赚574%!

  实现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统的自主可控研发,预计将给国内1.53亿证券账户添上一把安全锁。

  7月1日下午,东吴证券(行情601555,诊股)和顶点软件(行情603383,诊股)共同举办发布会,向全行业正式发布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统A5上线。这是全行业首个全内存、全业务集中交易系统,打破了20年来券商核心交易系统对国外商业数据库、特定商业硬件平台的依赖,宣告着中国券商IT核心技术迈入了全面自主可控的发展新阶段。

  据悉,该系统已于6月29日全面上线,相比上一代交易系统,新系统交易实测平均延迟从原有10毫秒提升至1毫秒以内,单节点业务并发量从3万笔每秒提升到至少10万笔每秒,能够支持千万级交易委托,在行业甚至国际券商交易系统中处于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作为业内首个自主可控核心交易系统,已经有多家券商开始进行测试与部分业务准备上线A5,预期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券商上线或采用该系统或其核心架构进行技术革新。

  首个全内存全业务交易系统

  “这是全行业上线的首个支持全业务的极速交易、全内存处理的集中交易系统。”东吴证券信息技术总部总经理华仁杰表示,对比通用交易系统,A5采用了分布式部署与水平扩展,使用的高可靠多播与多活排队机技术能够支持千万级交易委托,在行业甚至国际券商交易系统中处于领先地位。

  早在2014年下半年开始,证券公司核心交易系统的拥堵问题就已经引起了行业的重视。彼时国内A股市场交易量暴增,随着沪市交易量超过万亿,核心交易系统面临着巨大压力。以东吴证券为例,集中交易系统中间件高峰期处理的业务请求从2012年的3000次/秒,增至2015年的20000次/秒,峰值开户量增至每日1万户以上。

  且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实现证券金融信息系统的完全自主可控迫在眉睫,东吴证券加大力度推进A5系统的研发,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服务断供、信息泄露等风险。

  据华仁杰介绍,此次上线的新系统优势主要体现在使用全内存数据库,实现高并发、低延迟,单笔订单委托响应速度达到毫秒级以内。全天高效资金使用,业务办理快速,快速无间断清算等,对于交易客户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升级服务。

  此外,新一代交易系统延续了证券交易、信用业务、期权业务等的全业务覆盖,同时为业务部门管理提供了统一的参数管理、全景客户视图、佣金优化模板以及灵活的客户席位管理。而通过实现多节点交易与扩展,还能满足千万级以上规模客户量的要求。

  基础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截至5月底,我国持有未注销、未休眠的A股、B股、信用账户、衍生品合约账户的一码通账户数量达到1.53亿,作为证券行业最核心的业务系统,保障核心交易系统稳定运行,是防范证券行业金融系统风险的重要环节。一旦集中交易系统大面积出现问题,将对我国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然而必须承认的是,由于系统的复杂性与敏感性,我国证券行业集中交易系统在技术架构上对美国大型IT公司依赖程度较高,20年来券商核心交易系统始终对国外商业数据库、特定商业硬件平台高度依赖。

  为此,A5将低成本、自主可控的理念切实地贯彻在整体架构的数据存储与逻辑处理中,计算核心采用自主可控的内存数据库,业务处理使用顶点软件自主研发的中间件,辅助存储数据库与操作系统均使用开源产品。

  其中,为了摆脱严重依赖于国外商用数据库的现状,A5架构针对证券交易的特点,将数据存储设计分为交易型数据处理和持久化数据存储两部分,分别使用顶点自研的HyperDB内存数据库与开源关系型数据库。

  内存数据库方案上,HyperDB突出数据访问的低延迟存取以及数据并发处理能力,使用场景为日间实时的交易节点。关系型数据库为内存交易数据库提供异步高可靠保障的同时,对分布式管控数据采用读写分离与高可用主备同步技术。历史数据库采用了数据库中间件平台实现分布式海量数据(行情603138,诊股)的存储与集中存取。

Tags:

转载请标注:电脑技术网——证券业首个自主可控核心交易系统上线,东吴证券打破20年对外技术依赖,来看五大技术亮点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