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技术汇总_电脑技术网_电脑技术官网

电脑知识网 > 电脑知识 > 软件知识 > 正文

人工智能是否拥有独立人格?

网络整理 2018-11-03 21:25

  人工智能(AI)机器人作品版权归属方是谁?人工智能能否在辅助办案时替办案人员作出决策?未来人工智能会不会挑战人类社会的秩序?在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的同时,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带来新的挑战;人工智能因其自主性和学习能力而带来不同于以往任何科技的新的伦理问题,对人类社会各方面也将带来重大影响。

  上周,2018中国(广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暨高峰论坛在广州举办,人工智能的法律与伦理问题也引发了与会专家的热议。

  AI能否拥有法律“人格”?

  毫无疑问,引入人工智能有助于提升办事效率,在司法领域辅助办案也开始成为现实。

  论坛上,科大讯飞医疗事业部副总裁陈德平介绍,科大讯飞联合上海开展206工程项目,即“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与自动阅卷非常相似,通过机器学习全国最顶尖的法官判案的逻辑和标准,用大量的数据、案件“喂”它,让它像人一样能够给出一个案件评判的标准、量刑的尺度,经过两年多的探索,2018年3月份在上海全市正式开始试运行,不光是上海,目前山西、安徽、福建等地也开始尝试将这套系统应用在辅助断案上。

  不过,AI在司法辅助办案上可以拥有多大的“权力”?广东省法学会网络与电子商务法学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刘颖教授介绍,办案过程中引入人工智能分析,可以辅助检察官进行证据抓取、要素比对,还可以协助法官根据嫌疑人的成长经历、犯罪记录乃至其生活地区的犯罪率等数据,以判断再犯罪的可能性。但这也会带来一个疑虑:人工智能协助判案有没有正当性?

  他举了一个例子:在美国威斯康辛州,一位罪犯申请减刑,陪审团利用人工智能手段,根据他个人的成长经历、成长的社区的环境,做出判断认定他有可能犯罪并不同意缓刑。罪犯马上上诉,“机器是某一家公司生产的,这个公司也许在软件的设计上对我一个有色人种持有偏见”,于是法庭要求公司公开算法,但被公司以商业秘密为由予以拒绝。

  而另一方面,“无人售货”正成为当下的一个热点,自动售货系统,包括柜员机、自动售货机、平台等制定的合同有没有效?刘颖说,答案是肯定有效,但是其依据在哪里?人工智能机器只是设立机器的人的代表。2019年1月1日将实施的《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使用柜员机、自动售货机、平台等自动信息系统订立或履行的合同对使用该系统的当事人有法律效力。

  “民事主体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早期被限于自由民,奴隶则被当成客体;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所有生物意义上的人都成为了民事主体。后来,民事主体还包括了拟制的法人。那么为什么人工智能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人格’呢?”刘颖说,如果人工智能具有完全的自主性,能够承担责任,法律就有可能赋予它法律人格。

  AI或将引发产权、数据安全等纠纷

  在刘颖看来,一旦法律赋予人工智能以法律人格,这又可能会对当前的人格法、刑事责任制度、知识产权、侵犯责任或劳动法律制度,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2017年5月,微软和湛庐文化合作推出了小冰原创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100%由人工智能创造的诗集,也由此引发了学者的讨论:对于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法律有没有可能赋予它知识产权?

  “现在人工智能不仅可以写诗,还可以生产新闻、画画、创作音乐。我仔细看了微软小冰机器人写的诗集,还是不错的,它通过图像识别可以做到看图说话,比如它看到了沙漠,沙漠中有太阳,它可能就联想到‘大漠孤烟直’,就可以写出一段文字。”腾讯研究院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研究员蔡雄山说,知识产权的归属也就成为一个难题:我创造了一个软件,写了很多诗,当我把这个软件卖了,它又出很多本诗集,获得的收益比软件还值钱,这肯定会引起一些产权纠纷。

  刘颖说,如果说人工智能是有法律主体资格的,那么以后要不要给工厂里进行劳动的机器人制定一个机器人劳动合同法?再进一步往下发展,人工智能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作为刑事责任能力的主体?

  此外,各大城市已经陆续发放路测牌,无人驾驶的汽车发生事故之后责任怎么判定?蔡雄山说,到L4级和L5级阶段,不仅将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而且汽车也将不再有方向盘,人也无法接管汽车,一旦出现责任事故谁来承担刑事责任,是生产汽车的厂商还是智能系统厂商?

Tags:人格(2)EQ(1)Asilomar(1)人工智能机器(1)独立人格(1)

转载请标注:电脑技术网——人工智能是否拥有独立人格?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