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技术汇总_电脑技术网_电脑技术官网

电脑知识网 > 近期新闻 > 正文

此去必经年:三代人的驻藏故事

网络整理 2020-07-19 18:51

此去必经年:三代人的驻藏故事

全文共4408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本报记者
徐晓莹 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级本科生
孙乐怡 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级本科生
收到返乡实践活动通知时,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本科生陆瑶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回到哪里。若要回到家乡,她就要回贵州或者甘肃;若要回母校,那她就要留在北京;若要回到高考生源地,那么她就要回到西藏了。
作为在藏干部的女儿,陆瑶的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不同省份度过的。早在她的父母选择扎根西藏政府基层工作时,陆瑶就注定要开始一段漂泊的求学生活。
独在异乡
虽然出生在贵州省遵义市,但是4岁那年,陆瑶就离开了老家,来到西藏跟父母一起生活。她的父母都是共产党员,从陕西西安的西藏民族学院毕业后,被定向分配到西藏林芝市的政府部门工作,成为了“在藏干部”。
陆瑶在林芝市第二小学读完了小学二年级,但是她的母亲周蓉一直担心西藏教育资源有所欠缺,无法给女儿最好的教育。一次,周蓉去学校接陆瑶回家,路过教室门口时看到黑板上的板书出现了明显错误。她下定决心,在三年级时送女儿回贵州老家上学。
八岁的陆瑶回到了贵州遵义。姥姥和姥爷年纪大了,没有人可以照看她,她只能在学校住宿。周末,陆瑶寄住在亲戚家中,一想起远在西藏的父母就忍不住抹眼泪。周蓉和丈夫舍不得女儿从小学就独自生活,一年后把她接回身边,希望等到小学升入初中时再让陆瑶报考内地西藏班,到内地省份读初中和高中。
内地西藏班是党和国家统筹内地中学的教育资源,为西藏自治区的藏族学生和在藏干部子女提供更优的软硬件设施和学习环境。十二岁时,通过了选拔考试的陆瑶被广东省中山市实验中学录取,她离开了西藏的父亲母亲,飞往陌生的东南沿海。
读初中时,生活中无数细节都让陆瑶想起父亲母亲。周三是陆瑶所在中学对家长开放的日子,平时则实行封闭式管理。父母在中山市的本地同学总能收到家人专程送来的家里的饭菜。饭香弥漫在校园,这是内地西藏班的学生们最想家的时候。

此去必经年:三代人的驻藏故事

△陆瑶高中西藏班的学生参加校运动会
现在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的肖玢比陆瑶早一年升入高中。五年前,她被录取到上海市复旦中学的西藏班,西藏班里有40位藏族学生和3位汉族学生。她的三位藏族室友平时往往用藏语聊天,只有在有事通知她的时候才和她说汉语。汉族人的身份和语言的差异让她们感受到自己与藏族生之间的距离。
离开了西藏,陆瑶和肖玢才感知到外界对西藏仍然抱有误解。有同学会问西藏的学生是不是都骑着牦牛上学,有的则惊讶于陆瑶的长相一点都不像藏族人。又因为内地西藏班和其他普通班级分开管理,她们和本地学生也有一丝隔膜。肖玢觉得自己夹在了本地学生和藏族学生之间,无所适从。
她们不是没有为此埋怨过父亲母亲。如果父母没有去西藏,她们可以在家乡踏踏实实地长大,一家人团团圆圆,不必过早地独立生活,独自面对异乡的孤单、陌生与误解。
两难之境
上不能尽孝,下不能养小,这是肖玢的母亲晨曦作为“藏二代”在西藏工作数十年来最大的遗憾。
1962年,肖玢的外公到西藏当兵,几年后,他在四川老乡的介绍下成家,有了一双儿女。晨曦的童年在四川的老家度过,小学时被父母接到西藏上学。升入初中时,考虑到西藏的教育条件受限,父母又把她送回内地的舅舅家上学。
从西南财经大学毕业后,晨曦按照户籍所在地,被分配到西藏的国有银行工作,在西藏一待就是23年。她成家立业,做了肖玢的母亲。
父母在晨曦的成长中的缺席让她深知父母的陪伴对子女的重要性,但是她仍然不放心让肖玢从小跟着自己和丈夫在西藏缺氧的环境中长大,因此肖玢从小就生活在四川的老家。
每逢短暂的休假,晨曦赶回家看女儿,都会感慨女儿的变化,“上一次见还一步都不会走,这一次已经可以自己走路了”。她错过了女儿成长中很多重要的时刻,除了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肖玢回到西藏读书,其他时刻她都只能从远方给女儿捎去生活费和电话里的关怀。
对于晨曦这样将事业扎根在西藏的父母,回到内地是一条几乎无人选择的路。晨曦在银行一步步打拼,从柜员做到了经理的位置,离开西藏意味着放弃全部的积累从头开始。如果没有足够的人脉,很难在内地找到新的工作,全家的压力也将完全落到丈夫的肩上。
“当你作为父母都不能够自力更生的时候,未来你还指望给你的孩子提供些什么?”晨曦说。

此去必经年:三代人的驻藏故事

Tags:故事(31)人的(15)此去(1)经年(1)三代(1)驻藏(1)

转载请标注:电脑技术网——此去必经年:三代人的驻藏故事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