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技术汇总_电脑技术网_电脑技术官网

电脑知识网 > 近期新闻 > 正文

【名家话文化】王明贤:将北京建成世界公共艺术名城

网络整理 2019-10-14 16:17

  王明贤,1954年生于福建泉州,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分配到建设部《建筑》杂志社后任主编;1986年,参与发起中国当代建筑文化沙龙;1989年,任中国现代艺术展筹备委员会委员;1996年,《建筑师》杂志副主编,1999年UIA国际建筑师大会中国当代建筑艺术展秘书长,中国青年建筑师实验作品展策展人;2004年,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副所长;2005年,51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执行小组成员;2006年,威尼斯双年展第10届国际建筑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2014年4月,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组委会主席;2015年,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建筑设计院研究员;2016年,任中国国家画院《中国公共艺术年鉴》主编。

  记者:请谈谈在您的成长经历中与“北京”有关的部分,获得了北京这座古城哪些滋养?

  王明贤:小时候,大约在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当时的全国性儿童工作领导机构——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会经常组织一些活动,我从小热爱绘画,常常会画一些作品参加展览,有时作品还会被该委员会选送到国外展览,还出过画册。当时北京的王明明,还有黄永玉的儿子的作品也和我们一起展览。宋庆龄是该委员会的主席,工作做的很扎实,在我们这些孩子心里,宋庆龄就像家长一样,所以那时就觉得自己和北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982年大学毕业,我被分配到建设部《建筑》杂志社工作,真正在北京工作生活,才发现北京的文化氛围非常好,经常能听一些著名学者的演讲,也常常和建筑界和艺术界的年轻朋友交流。那时中国正处于文化大讨论的时期,大家思想都比较开放,我很快就投入到现代艺术运动中,参与一些关于新建筑、新艺术的讨论,组织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中国现代艺术展,还创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青年艺术群体——中国当代建筑文化沙龙,从此开启了我的职业化之路。几十年来,我在建筑、美术与策展等多个领域之间穿梭,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也对新中国美术史、美学有着深刻的理解与研究。可以说,北京这座城一直滋养着我,反过来,我也积极地投身到推动北京文化艺术建设的浪潮中。

  记者:从您的研究领域出发,谈谈对北京市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发展的建议?

  王明贤: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城市往往千城一面,到处都充斥着混凝土的声音,城市失去了文化、失去了诗意,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共艺术是很重要的一剂良药,公共艺术可以使城市找回它的文化内涵,找到它的诗意。

  我建议将北京建设成世界公共艺术名城,北京有那么好的古建筑、新建筑,还举办有那么多的当代艺术活动。可以说,北京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都需要公共艺术,它的在地性、它的当代性、它的参与性,都将使这座城市发生更多变化。

  比如举办世界公共艺术节,让北京城的公共艺术作品在学术水准上达到国际上的一流标准。比如,在老百姓生活的各种环境中,都能有一些公共艺术作品,从艺术作品到跟大众互动,让老百姓一出门就能接触到公共艺术。还有一点我,北京现在有很多在建公园,比如通州,宋庄也新建了很多公园,这当然非常好,但我觉得文化内涵还不够,如果能把这些公园改造成公共艺术公园,可以有效丰富北京城的文化内涵,而且能让大家与当代艺术、建筑有更亲密的接触,我觉得这是一项可行且易实施的举措。

  当代艺术在学术上的探索很重要,但艺术毕竟大多被置于美术馆、博物馆中,和老百姓还有一定距离,但公共艺术其实就是生活中的艺术,它和老百姓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公共艺术应该是城市建设中政府尤其需要重视的一环。

  记者:谈谈自己对北京作为历史之都、红色之都、京味之都、创新之都的看法。

  王明贤: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北京城做了一些研究,如果说古代的北京是一个是古典主义的北京,那么,1949年以后,就是一个红色时代的北京,而改革开放以来,又是一个现代化的北京,但是这三种布局的北京不是分开的,它们是混杂在一起的,形成了一种丰富性、矛盾性、复杂性,恰恰是这种丰富性和复杂性才使得北京城更有意味。如果只是简单化的建设一个新区,或纯粹把一个老区保护下来,这样显然是不能完全呈现一个传统与新兴业态相混合、不断更新的新北京。

Tags:名家话文化(1)

转载请标注:电脑技术网——【名家话文化】王明贤:将北京建成世界公共艺术名城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